北京君正的自主内核设计,通过底层技术创新与商业化验证,实现了国产芯片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引领”的范式跨越。其核心突破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性能超越:技术指标对标国际一线
XBurst、Victory系列内核在PPA(性能、功耗、面积)指标上超越同级别内核。
XBurst2:
采用顺序双发架构与512Bit SIMD指令集,在机器视觉场景中算力效率有显著提升,工业条码识别设备厂商采用该内核后,解码速度从秒级缩短至毫秒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
Victory系列:
Victory2内核性能对标ARM Cortex-A55,支持可配置矢量计算单元,在图像处理任务中算力有较大提升。
二、场景适配:从消费电子到工业智造的全域覆盖
通过针对AI、物联网需求优化指令集,君正内核技术已覆盖多元场景:
1.消费电子
XBurst1内核驱动的JZ47系列芯片,累计出货达到相当规模,曾主导步步高学习机、汉王电子书市场;
2.工业控制
XBurst2多核架构赋能工业打印机与网关,某品牌采用X2600芯片后,图像渲染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得到一定优化;
3.智能视觉
Victory0内核以0.015mW/MHz超低功耗,支撑太阳能监控设备在无市电环境下连续工作多年,累计出货量达到数亿颗。
三、产业链安全:自主技术矩阵的底层支撑
君正构建的“XBurst+Victory”内核技术矩阵,实现了MIPS与RISC-V CPU的深度协同工作,在公司架构过渡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T系列芯片:
搭载自研内核的T31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两亿颗,其增强级ISP与HEVC编码能力使设备待机功耗显著降低,视频编码效率大幅提升,支撑智能安防领域低功耗、普惠H.265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混合架构实践:
X2600芯片采用“XBurst2(MIPS计算核)+Victory0(RISC-V控制核)”异构设计,芯片能效显著提升,成功应用于工业打印机、服务机器人等场景。
结语
北京君正通过性能对标、场景深耕、生态可控的三重驱动,证明国产芯片的崛起无需依赖“替代逻辑”,而是以底层技术创新实现自主引领。随着RISC-V生态的成熟与AIoT市场的爆发,其技术矩阵有望在更多领域推动从“功能替代”到“架构定义”的跨越,为全球芯片产业注入中国创新的新范式。
本文为「君正技术介绍」系列第三篇。
前两篇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