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NVIDIA)执行长黄仁勋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提到英伟达将在台湾打造的人工智慧(AI)基础设施,目前最大限制就是能源供应,期盼台湾政府能提供更多能源,并呼吁台湾所有学校把AI纳入课程中,为AI未来做最好准备的方式,就是「现在就开始使用AI」。
黄仁勋16日来台后行程满档,今天TVBS释出专访黄仁勋的精华片段,谈到AI基础建设议题。
黄仁勋指出,很多国家现在的观察是,当他们有多余的能源时,与其出口原始能源,不如出口「精炼后的能源」,也就是把能源转化成AI。英伟达希望台湾政府能帮忙提供更多的能源,让英伟达可以发展这个新产业。
他说,现在台湾既有产业像是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和电子制造业,制造时需要大量电力,而电力会转换成在地的经济产值和GDP(国内生产毛额)。现在迎来全新的AI产业,AI的第一个使用案例,就是像台积电、广达、联发科、鸿海等企业,都在使用AI制造AI模型,不只是做产品的AI模型,也用AI来自动化制造流程,或者像台积电拿来探索下一代的半导体物理。
AI第二个使用案例是教育与学术研究,黄仁勋表示,台湾的研究人员非常需要AI基础设施,若没有AI工厂或AI超级电脑,就不可能进行AI研究,台湾所有的学校都必须把AI纳入课程中。
他强调,为AI的未来做最好准备的方式,就是「现在就开始使用AI」,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被鼓励去使用AI,他希望政府能补助AI的使用,从国小到高中、大学,提供所有学生使用AI的能力。
黄仁勋接着说,不论金融、医疗、电子通讯等产业,全部都需要能够使用AI基础设施,这将是台湾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座AI超级电脑,今年会先从20兆瓦开始,必须尽快扩大到100兆瓦,目前最大限制就是能源供应,「我真的很希望台湾政府,能在这方面给予我们支持」。
谈到在关税影响下,半导体制造业正逐步搬到美国,让台湾生态系有些不安,可否提供相关建议;黄仁勋表示,「我觉得我们应该先退一步」,去看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更大愿景是什么,这个更大的愿景其实是建立在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之上。
他强调,半导体和AI正在越来越深入的整合进全球基础设施中,因此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韧性变得非常重要,需要备援系统,也需要多元布局,才能让供应链抵御风险。美国自己的关键基础设施也需要再工业化,让部分制造能够留在美国境内,为了美国自己的韧性与国家安全,这是必要的,「我认为这个愿景完全正确」,这个转变也发生在一个非常关键、正确的时间点上。
黄仁勋表示,随着英伟达推动AI,英伟达正在建构大量的AI基础设施,整个电子产业的生态系也正在快速成长。就在这个成长阶段,英伟达也在建设许多新工厂,英伟达在美国的工业化与制造发展,让英伟达能够把合作伙伴一起带进美国,扩大他们的布局,现在像台积电可以在美国扩点,鸿海、纬创、艾克尔(Amkor)、矽品也都能跟进,英伟达正带着这些伙伴进军美国市场,拓展他们的发展机会。
同时,黄仁勋提到,台湾本土需求依然非常强劲,还在持续成长中,这个时机点真的非常刚好,台美双方都会有非常高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