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沪硅产业70.4亿收购三公司股权,进一步管理整合;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冲上1.34万亿港元;集微指数涨0.44%

来源:爱集微 #IPO# #概念股#
881

1.宁德时代成功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冲上1.34万亿港元

2.【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0.44%,小米自研3nm旗舰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3.希荻微:收购诚芯微获上交所受理,后续仍需监管审批

4.RISC-V芯片企业跃昉科技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

5.玻色量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系光量子计算设备研发商

6.犀灵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量产“感存算一体”视觉传感器

7.沪硅产业70.4亿收购三公司股权 进一步进行管理整合


1.宁德时代成功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冲上1.34万亿港元

5月20日,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为296港元,最高299.8港元,而发行价为263港元,共计发行1.36亿股股票。截至发稿股价为295.8港元,涨幅为12.47%,总市值为1.34万亿港元。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企业。根据SNEResearch数据,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20172024年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7.9%,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在储能领域,公司2021-2024年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较第二名高出23.3个百分点。

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及电池包。公司可提供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高压中镍电池、三元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M3P电池、凝聚态电池等覆盖不同能量密度区间的多种化学体系产品系列,能满足快充、长寿命、长续航、高安全、宽温度适应性等多种功能需求。公司根据应用领域及客户要求,通过定制或联合研发等方式设计个性化产品方案,以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不同需求。

乘用车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可应用于BEV、REV、PHEV、HEV等不同细分市场,广泛应用于私家车、运营车等领域;商业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可应用于道路客运、城市配送、重载运输、道路清洁等客车及商用车领域。此外,公司产品还可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等领域,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安全的特性。

储能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提供电芯、电池柜、储能集装箱以及交流侧系统等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公司的储能电池广泛应用于表前储能和表后储能领域,包括公用事业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等。

电芯产品方面,基于多样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全周期的经济性,公司开发了多款发电侧、输配电侧储能专用电芯以及适用于用户侧的系列电芯,覆盖多种容量并兼具超长寿命、高安全、宽温度适应性等特性。

系统集成方面,在表前领域,公司依托智能液冷控温、高成组CTP、无热扩散等技术,推出了户外液冷电池柜EnerOne、EnerOnePlus以及针对全气候场景的集装箱式液冷电池柜EnerC、EnerCPlus、EnerD、EnerX。公司进一步推出了天恒储能系统,是全球首款5年功率与容量零衰减的产品,单箱能量高达6.25MWh,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高度集成等优势。在表后储能领域,公司产品已实现从低压、中压到高压平台的全场景覆盖。其中,UniC系列产品具备长寿命、简运维、低辅源等特点,适配工商储能多元场景应用需求;PU100产品具备高安全、高功率、易维护等特点,可满足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需求。

除上述应用领域外,公司的动力电池的应用也不断拓展至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新兴应用场景。公司也持续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滑板底盘、针对乘用车领域的巧克力换电、针对重卡领域的骐骥换电解决方案等。

2.【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0.44%,小米自研3nm旗舰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5月20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今日集体收涨,沪指涨0.38%,收报3380.48点;深证成指涨0.77%,收报10249.17点;创业板指涨0.77%,收报2048.46点;北证50指数涨1.22%创历史新高,收报1473.99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超1.2万亿,较昨日放量近千亿。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好。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77家公司市值上涨,国科微、综艺股份、大唐电信等公司市值领涨;36家公司市值下跌,芯海科技、联瑞新材、万盛股份等公司市值领跌。

中信建投指出,中美关税迎来90天暂缓期,远超市场此前预期,市场震荡中枢抬升。我们对后市仍然维持区间震荡的判断,但上调震荡中枢到半年线附近。这一阶段,市场依然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在关税休战窗口期,美国进口商或加速备货,新一轮囤货潮有望提振港口及航运板块需求;此前受关税影响全球需求受到较大冲击,目前大宗商品仍存未补缺口;公募新规引导资产配置短期向沪深300靠拢,长期更应考虑投资价值。

全球动态

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收涨5.22点,涨幅0.09%,报5963.6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37.33点,涨幅0.32%,报42792.07点;纳指收涨4.36点,涨幅0.02%,报19215.46点;纳斯达克100指数收涨19.12点,涨幅0.09%,报21447.05点。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指数微跌,微软收涨1.01%,亚马逊、谷歌A、英伟达、Meta Platforms至多涨0.28%,苹果则收跌1.17%,特斯拉跌2.25%。

热门中概股小马智行跌7.7%,B站跌4.7%,京东、拼多多、百胜中国则至多涨0.6%,腾讯涨1.6%,小米涨3.4%。

个股消息/A股

国科微——近日,国科微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积极开拓及全面布局车载 AI 芯片和 SerDes 芯片领域市场,客户对象覆盖整车厂、Tier1 客户、方案公司等, 以点线面的策略,全面覆盖整个汽车电子产业链。

宁德时代——5月20日,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为296港元,最高299.8港元,而发行价为263港元,共计发行1.36亿股股票。截至发稿股价为295.8港元,涨幅为12.47%,总市值为1.34万亿港元。

豪威集团——5月19日晚间,韦尔股份(603501)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将公司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从“WillSemiconductorCo.,Ltd.Shanghai”变更为“OmniVisionIntegratedCircuitsGroup,Inc.”,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603501”不变。

个股消息/其他

小米集团——5月20日上午,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小米玄戒O1,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苹果——5月2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代工商富士康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他们将在印度投资15亿美元,扩大制造能力。

理想汽车——理想汽车表示,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今日(20日)在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出厂,将于周五(23日)陆续开启全国交付。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4573.9点,涨19.89点,涨幅0.44%。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

3.希荻微:收购诚芯微获上交所受理,后续仍需监管审批

近日,希荻微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收购诚芯微的交易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受理,尚需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该交易涉及发行股份定价基准日为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为1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配套募资不超过1.71亿元,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前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最终发行价格将根据监管审核结果及市场情况确定。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6421.75万元,占资产总额3.6%,主要来自Zinitix控股权的收购。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整合诚芯微在大众消费市场的资源,与现有中高端消费电子业务形成协同效应,重点开发车规及工规芯片组合方案。标的公司2024年前10月实现营收1.59亿元,净利润1800.88万元,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7500万元。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达5801.01万元,硅负极电池定制DC/DC芯片已实现量产,智能视觉感知业务保持技术领先。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业务通过提升自主委外生产比例优化利润结构,新一代自动对焦及光学防抖芯片研发持续推进。服务器领域重点布局电源管理芯片,大电流POL芯片及E-Fuse负载开关芯片可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

针对综合毛利率水平,公司表示将通过供应链成本管控及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来改善盈利空间。当前车规级及工规级电源管理芯片加速市场布局,产品矩阵持续丰富,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4.RISC-V芯片企业跃昉科技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

近期,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跃昉科技”)在B轮融资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总融资额超2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珠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领投,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新捷利等机构联合参与,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高性能RISC-V CPU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

官方资料显示,跃昉科技专注于RISC-V、人工智能(AI)和特定领域加速架构(DSA),致力于打造高性能云、边、端的芯片,为AI加速和数据中心提供产品和全栈解决方案。成立五年来,跃昉科技已完成边、端芯片产品布局,推出多款基于RISC-V架构的SoC芯片产品,覆盖AIoT的感知、控制及边缘计算领域,芯片累计销量达到数百万颗。依托于全栈技术能力,跃昉科技围绕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等领域推出30多种行业解决方案。

2024年,跃昉科技加速布局RISC-V+DSA平台,致力于拓展RISC-V高性能应用场景。此前跃昉科技与元石智算组成联合体,已成功中标珠海云上智城200P国产智算中心项目,迈入国产高性能算力领域。

5.玻色量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系光量子计算设备研发商

近日,光量子计算设备研发商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玻色量子)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电控产投。

官方资料显示,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玻色量子)于2020年底在北京市朝阳区成立,是北京唯一一家研发光量子计算设备的硬科技公司。公司拥有一支来自斯坦福、清华、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且具备多年光量子信息研究经验的核心研发团队,自建十万颗粒洁净度的光量子信息技术实验室,申请发明专利数十项。公司目前员工近百人,硕博占比70%。

成立三年以来,玻色量子累计完成五轮融资,已于2024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550计算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并与多个知名高校联合共建光量子实验室,同时面向人工智能(AI)、通信、电力、金融、交通、医药等多领域开展场景验证,推广实用化量子计算。未来公司将持续吸引顶尖人才,专注国产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和产业化。

6.犀灵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量产“感存算一体”视觉传感器

近日,犀灵视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北京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独家投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新一代“感存算一体”智能视觉传感器的量产落地、核心技术迭代及全球市场拓展。

本轮融资完成后,犀灵视觉将启动下一代堆栈式(Stack)视觉传感器研发,强化语义感知能力;并继续展开下一代感存算技术和光计算技术的开发,在光电计算领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性。

与此同时,犀灵视觉将开启新一轮融资,火树资本将担任新一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官方资料显示,犀灵视觉成立于2021年,是致力于研发全新一代智能视觉传感器和智能光电传感器的高科技芯片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于世界知名大学实验室和芯片公司,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张江、成都、深圳和南京等城市设立办公及研发中心。

犀灵视觉表示,公司量产产品“飞虹感知”芯片和“飞瞳”视觉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视触觉和手眼协同、无人机导航、AR/VR交互、计算光学以及低功耗IoT等高增长场景。

7.沪硅产业70.4亿收购三公司股权 进一步进行管理整合


5月20日,沪硅产业公告披露重组草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海新昇晶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昇晶投”)、上海新昇晶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昇晶科”)、上海新昇晶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昇晶睿”)的少数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21.05亿元,此次收购价格合计约70.4亿元。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新昇晶投100%股权、新昇晶科100%股权、新昇晶睿100%股权。此次收购标的公司均为公司300mm硅片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其中新昇晶投为持股平台,新昇晶科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切磨抛与外延相关业务,新昇晶睿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拉晶相关业务,此次收购有利于进一步进行管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2024年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尽管全球半导体市场显示出复苏迹象,但下游客户的高库存水平限制了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复苏速度。尽管如此,沪硅产业的主要产品销量和整体收入在2024年全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仍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300mm硅片领域,公司实现了显著的产能扩张,上海临港新增的30万片/月产能已全面投产,太原项目也完成了5万片/月的中试线建设,并已进入客户认证阶段。这使得沪硅产业的300mm硅片总产能提升至65万片/月,2024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70%。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IPO# #概念股#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