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特尔押注18A制程 能否挑战台积电晶圆代工霸主地位?
2、苹果服务部门面临双重压力:法律竞争下盈利前景堪忧
3、马斯克4000亿薪酬被推翻 特斯拉出手打压股东诉讼
1、英特尔押注18A制程 能否挑战台积电晶圆代工霸主地位?
为重振昔日半导体巨头辉煌,英特尔( INTC-US ) 全力将重点放在全新先进制造工艺「18A」上,预计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业界专家与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 18A 制程将成为英特尔重新夺回全球芯片市场领先地位的「最后希望」。
英特尔18A 首度采用RibbonFET 环绕式闸极(GAA)与背面供电两大创新技术,能更精准地控制芯片内部电流,改善电源供应结构,有效提升效能与降低能耗。
业界专家指出,此技术有望解决人工智能(AI)芯片过热难题,对未来AI 应用具有深远影响。
英特尔俄勒冈州制造工厂员工透露,18A 制程已取得显著技术进展,团队士气普遍乐观。不过,近期裁员计划可能影响员工积极性,成为推进技术的潜在挑战。
除了提升自家芯片,英特尔还计划利用18A 技术切入晶圆代工市场,挑战以台积电( 2330-TW ) 为首的业界巨头。亚马逊与微软已签约采用18A 制程,但英特尔财务长坦言,目前第三方客户承诺「尚不显著」,代工市场竞争仍然严峻。
台积电自2019 年率先导入EUV 曝光技术,成为全球最先进芯片代工厂。英特尔18A 原定2025 年上半年推出,因技术挑战已延至下半年,显示双重先进技术结合带来的制造难度与风险。
面对英特尔挑战,台积电也积极研发采用环绕式闸极的N2 制程,计划于2026 年引入背面供电技术,持续巩固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领导地位。
分析师指出,英特尔技术能力无虞,但是否能达到台积电规模与产量仍待观察。 18A 代工业务能否成为公司翻身利器,市场高度关注。
尽管市场有声音呼吁英特尔退出代工业务专注设计,但美国政府为保障本土先进制造能力,已提供英特尔78 亿美元芯片法案资金,期望其持续保持半导体先进制造实力,成为美国唯一大型先进芯片制造商。
与此同时,台积电则计划未来在美国投入1650 亿美元建新厂及研发设施,但最先进制程仍主要集中亚洲。分析师认为,台积电在美国布局削弱英特尔本土优势,未来竞争更加激烈。
英特尔18A 制程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应用将是决定其能否重返半导体领导地位的关键。(钜亨网)
2、苹果服务部门面临双重压力:法律竞争下盈利前景堪忧
长期被视为稳定获利来源的苹果( AAPL-US ) 服务部门,近期因涉及Google ( GOOGL-US ) 搜寻分润协议与App Store 监管诉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法律与竞争压力。投资人担心,这些挑战恐动摇苹果核心业务的成长潜力与高估值地位。
根据《Investing.com》报导,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Erik Woodring 警告,来自Google 的流量获得成本(TAC) 与App Store 收入合计约占苹果服务营收的60%,目前「都处于风险之中」,或将冲击苹果毛利与本益比评价。
苹果服务部门主管Eddy Cue 在美国司法部对Google 的反垄断诉讼中指出,基于使用者愈加倾向使用AI 搜寻引擎,Safari 的传统搜寻量在今年4 月出现20 多年来首度年度下滑。
Cue 更坦言,对于可能失去Google 搜寻分润收入感到「彻夜难眠」。
Woodring 表示,在苹果服务毛利率由2018 会计年度的60.8% 提升至2025 会计年度上半的75.4% 中,TAC 与App Store 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
若这两大支柱收入受到结构性侵蚀,将动摇苹果过去「高利润、高成长」的服务模式。
此外,摩根士丹利也指出,市场可能「过度解读」这些警讯。虽然6 月季的数位广告营收预期仅成长3%,但9 月季可能回升至超过5%。苹果仍凭借其高收入用户群与装置生态控制力,成为搜寻引擎与AI 平台的关键伙伴。
报告中指出:「即使未来搜寻行为改变,苹果仍是入口守门人,并有能力维持甚至提升其搜寻变现的效率。」
不过风险仍在。 Google 流量获得成本约占苹果每股盈余(EPS)的13%,若遭侵蚀将带来显著冲击。
分析师就指出,若公司逾20% 的获利来源存在结构性风险,其高估值倍数是否仍能维持仍是未知数。
目前Google TAC 占苹果每股盈余约13%,若该分润模式遭到侵蚀,可能造成获利结构重大变化。
分析师就质疑道,当超过20% 的获利来源面临结构性风险,苹果的高本益比评价是否还能站得住脚,是一大问题。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这些担忧可能会限制苹果的本益比,直到即将到来的催化剂,包括WWDC 开发者大会、iPhone 17 发布和6 月新季度报告等重要事件,才能厘清数位广告与服务营收表现是否止跌回稳。
Woodring 最后强调:「短期内,股价上涨的幅度可能会受到限制,即使是在下一份财报公布之后,预计投资人也将开始更加严格检视苹果服务部门的成长前景,并重新评估过去从未质疑的估值基础。」(钜亨网)
3、马斯克4000亿薪酬被推翻 特斯拉出手打压股东诉讼
北京时间5月17日,据彭博社报道,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天价薪酬被股东诉讼推翻后,特斯拉公司正采取措施防止未来再次出现此类情况。
特斯拉在周五晚间披露,已修改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必须持有至少3%的公司股份,才能“发起或维持一项衍生诉讼”。衍生诉讼指的是股东代表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发起的诉讼。根据监管文件,特斯拉是在5月15日修改的章程。
就在几天前,得州州长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签署立法对该州公司法进行一系列修改,包括允许公司设定股东发起衍生诉讼所需的持股门槛。阿博特以及该州其他共和党领导人宣称,此举旨在吸引更多企业在得州注册成立。
正是股东诉讼导致马斯克的天价薪酬泡汤。特斯拉授予马斯克的薪酬协议在2018年获得股东批准,最初价值为26亿美元,但是在2024年初被裁定无效时已飙升至560亿美元(约合4036亿元人民币)。在特斯拉股价飙涨时,其价值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
然而,该薪酬方案遭到了一位股东的质疑。该股东认为特斯拉董事会未能适当披露薪酬方案的具体条款及绩效考核标准。特拉华州衡平法院首席法官凯瑟琳·圣约翰·麦考密克(Kathaleen St. J. McCormick)表示认同,她裁定马斯克在薪酬制定过程中拥有过度影响力,而特斯拉董事会成员中有多人是马斯克的长期好友和亲密合作伙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因此判定薪酬方案无效。
在马斯克薪酬被推翻后,特斯拉把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州。目前,特斯拉已就该裁决向特拉华州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这一过程可能耗时数月时间。去年,特斯拉股东们投票重新批准了此前的薪酬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象征性地支持马斯克的法律诉讼。特斯拉在上个月的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专门审议涉及CEO薪酬的相关事项。
截至发稿,特斯拉尚未就此置评。(凤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