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实现逆势增长,收入达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3%,超出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57%至2.11亿美元,净利率提升至13.3%。调整后每股收益(EPS)达0.34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8%至3.6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达1.8亿美元,为产能扩张及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8%至3.6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达1.8亿美元,为产能扩张及研发投入提供充足弹药。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强调,22FDX(22纳米全耗尽型绝缘体硅)工艺在物联网和汽车芯片领域的渗透率提升,是毛利率改善至32.1%(同比+180个基点)的核心驱动因素。
具体而言,格罗方德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表现显著分化:
智能移动终端部门:营收5.86亿美元,同比下滑14%,受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及客户库存调整影响。
汽车电子部门:营收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受益于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推动的车用MCU、功率器件需求激增。
通信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部门:营收1.74亿美元,同比飙升45%,成为增长最快板块,主要受5G基站建设回温和AI服务器加速芯片需求推动。
作为美国最大的本土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持续受益于"芯片法案"政策红利及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尽管美国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尚存变数,但包括苹果、高通在内的头部客户已加快订单转移。财报披露,公司纽约马耳他8号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达93%,较上季度提升5个百分点,12英寸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9%。
格罗方德首席运营官Timothy Breen强调,公司通过在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工厂投资超过70亿美元,实现了制造规模和技术多元化,投资于具备差异化特性的产能。这种多元化的供应链和广泛的供应商网络大幅缓解了关税带来的冲击,2025年关税影响预计约为2000万美元。
Counterpoint分析师指出,的多元化制造布局和差异化产品组合使其在宏观不确定性下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成本优化和扩展差异化解决方案组合,为长期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提升提供了支撑。同时,关税形势仍在演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格罗方德凭借其多元化的制造基地可以规避风险并有效服务客户,公司可以考虑扩大其在美国现有工厂的产能,以服务本土客户。
过去一段时间,格罗方德在技术创新和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与indie Semiconductor达成战略合作,基于22FDX平台开发ADAS雷达及相关工业应用;Bosch推出基于22FDX平台的下一代单芯片雷达传感器,用于辅助和自动驾驶;Ayar Labs推出业界首款基于格罗方德光子平台的UCIe光学互连小芯片,提升AI基础设施性能和效率等等。
格罗方德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6.8亿美元±2500万美元,高于市场预期。公司认为,汽车业务和通信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部门将成为2025年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家庭与工业物联网及智能移动设备部门预计增长持平。尽管面临关税不确定性和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挑战,格罗方德凭借其多元化的制造布局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有望在2025年实现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