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网旗下芯片企业北京智芯微电子在上海联交所挂牌转让成都蕊源科技15%股权,转让底价1.34亿元。这一价格较其2021年入股成本仅增值26.8%,对应蕊源科技整体估值约8.96亿元,较IPO时60亿元的隐含估值暴跌85%,引发市场关注。
2021年5月,正值蕊源科技启动上市辅导之际,智芯微以16.61元/股的价格斥资1.06亿元战略入股,获得15%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招股书显示,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约定IPO受理后特殊权利终止,但上市失败后恢复执行。令人意外的是,智芯微此次并未执行回购条款,而是选择折价退出。
深交所披露信息显示,蕊源科技创业板IPO申请于2022年5月受理,但在2024年5月被正式终止审核。此次转让估值较IPO预期缩水85%,反映出二级市场对未上市芯片企业的估值重构。以2022年13.94亿颗的芯片销量计算,本次交易对应单颗芯片估值仅0.64元,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国产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佼佼者,蕊源科技拥有近1600款可售芯片型号,其中DC-DC芯片达460余款。其产品已打入中兴通讯、海康威视、富士康等头部企业供应链,2022年DC-DC芯片销量达11.69亿颗,在网络通信、安防监控等细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交易凸显出Pre-IPO投资的流动性风险,即便对技术实力过硬的企业,上市进程受阻仍可能导致估值大幅回调。对于智芯微等战略投资者而言,如何在产业协同与财务回报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后续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
目前,蕊源科技仍需向市场证明其持续盈利能力,以重获资本青睐。在国产替代浪潮下,具备核心技术的芯片企业如何跨越资本市场的门槛,值得行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