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 “军备竞赛”将转向 High-NA EUV,2nm 只是起点

来源:爱集微 #2nm# #EUV# #光刻机#
1.6w

随着2nm量产在即,英特尔、三星、台积电以及IMEC等研究机构都将工艺开发的重点瞄准了新一代工艺技术。进入埃米时代,先进工艺的开发与生产大概率将采用High-NA EUV光刻机,对于High-NA EUV及相关工艺的研究也热了起来。ASML与Imec于3月中宣布签署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重点关注半导体研究与可持续创新。 Imec也与蔡司加强合作,目标指向High-NA EUV及相关工艺的应用与开发。

2nm 工艺竞速

2nm的量产与应用是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一大看点。台积电、英特尔、三星都将交付2nm的时间点订在2025年。

台积电在2025年北美技术研讨会上透露,该公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N2(2nm 级)芯片,将实现所谓的“全节点改进”,首个依赖环绕栅极(GAA)纳米片晶体管的生产技术。与N3E相比,性能提升10%至15%,功耗降低25%至30%,晶体管密度提升15%。产能在年底前有望达到5万片,甚至有机会迈上8万片台阶。

英特尔在此前召开的2025愿景大会上也宣布,其Intel 18A工艺节点已进入风险生产。这是一个关键的生产里程碑,标志着该节点目前处于小批量测试生产运行的早期阶段。英特尔处理器Panther Lake很可能是风险生产的产品。有消息称,在未来举行的2025年VLSI研讨会上,英特尔将详细介绍18A的情况。综合此前释出的资料,18A制造技术是英特尔首个采用环绕栅极(GAA)RibbonFET晶体管并采用PowerVia背面供电网络(BSPDN)的节点。与采用Intel 3工艺技术制造的相同模块相比,Intel 18A制造工艺在相同电压(1.1V)和复杂度下,性能提升25%,在相同频率和1.1V电压下,功耗降低36%。

三星电子的晶圆代工部门财务状况不佳,继2023年录得2万亿韩元的运营亏损后,去年该部门的亏损额预计翻倍至4万亿韩元,2025年可能再亏损3万亿韩元。自全永铉(Jeon Young-hyun)接任半导体部门负责人以来,该公司已放缓资本支出。但是,三星电子并没有放缓对先进工艺的开发。有消息称,三星的新一代自研移动处理器Exynos 2600将采用自家2nm工艺(SF2),目前试产初始良率达到了预计的30%。另有消息称,高通的下一代处理器的代工生产也将再度探索使用双重采购方案 ,利用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厂的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

伴随2nm工艺的推进,厂商也在提前布局再下一代工艺的开发。据报道,三星电子目标在2027年将1.4nm的SF1.4制程量产。在2025年北美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还透露了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A16芯片制程,2028年开始使用A14制程的计划。而根据英特尔代工的最新路线图,Intel 14A(1.4nm级)节点将于2026年投入生产,Intel 10A(1nm级)将于2027年底开始开发或生产。在此情况下,各大厂商对High-NA EUV光刻工艺开发也提上议程。

EUV光刻工艺持续进阶

英特尔是首家购买 High-NA EUV光刻机的芯片厂商。2024年,英特尔在其位于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附近的D1开发工厂安装并开始使用两台ASML High-NA Twinscan EXE:5000 EUV。英特尔工程师 Steve Carson在此前召开的2025年SPIE先进光刻 + 图案会议上透露,已使用这些系统在一个季度内处理了多达3万片晶圆。英特尔工厂的早期结果显示,高数值孔径机器仅用一次曝光和“个位数”的处理步骤就能完成早期机器需要三次曝光和大约40个处理步骤才能完成的工作。

imec也在2025年SPIE 先进光刻+图案会议上展示了在单次曝光High-NA EUV光刻后图案化的20nm间距金属线结构上获得的首个电气测试结果,使用金属氧化物(MOR)负性光刻胶进行单次High-NA EUV图案化后获得的 20nm 间距的金属化线结构表现出 90% 以上的良率。此外,imec 还宣布在其与 ASML 合作的High-NA EUV光刻实验室首次成功利用High-NA EUV光刻机曝光了逻辑和 DRAM 的图案结构。在逻辑图案方面,成功图案化了单次曝光随机逻辑机构,实现了9.5nm 密集金属线(对应 19nm Pitch),将端到端间距尺寸降低至 20nm 以下,还实现了中心间距 30nm 的随机通孔,展现了出色的图案保真度和临界尺寸一致性,并构建了 P22nm 间距的二维特征,显示了新一代光刻技术在二维布线方面的潜力。在 DRAM 领域,成功利用单次曝光图案化了集成 SNLP 和位线外围的 DRAM 设计,展现了High-NA EUV减少曝光次数的能力。

三星是业内首批成功将EUV工艺应用于DRAM生产的公司之一,在 EUV 工艺方面占据优势。但三星目前在1a DRAM的量产竞争中落后于 SK 海力士。为了提升竞争力,三星正积极引进High-NA EUV设备,预计 2025 年中期开始运行其首台High-NA EUV光刻机。据悉,SK 海力士也在购买 High-NA EUV设备,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首批接收这些设备。

同时也有消息称,台积电为了满足2nm的量产需求,也加大了对EUV光刻机的采购力度,其在2024年就订购了30台,并且计划在2025年再订购35台,其中包括High-NA EUV光刻机。此前台积电并未把如此高价格的High-NA EUV作为重点。

EUV 光刻机的迭代蓝图

ASML的标准型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机(NA EUV)目前可以打印13.5纳米的关键尺寸,通过单次曝光,可以产生26nm的最小金属间距和25-30nm尖端到尖端的近似互连空间间距,这一尺寸可以进行4/5nm节点制程的生产。然而,业界仍在不断推进先进制程的脚步。

如果想要再进一步提升EUV光刻机的分辨率就要从NA指标上下手。“NA”即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表示光线的入射角度。使用更大的NA透镜可以打印出更小的特征尺寸,标准EUV使用的是NA=0.33的物镜系统,High-NA EUV使用的是NA=0.55的光学系统。分辨率也由13.5nm提升到了8nm,可以实现16nm的最小金属间距,对于2nm以下制程节点非常有用。

Imec预计,即使对于1nm节点,High-NA EUV系统也能提供解决方案。另外,在生产效率方面,High-NA EUV系统每小时可光刻超过185片晶圆,与已在大批量制造中使用的EUV系统相比还有所增加。ASML还制定了到2025年将High-NA EUV的生产效率提高到每小时220片晶圆的路线图。

除High-NA EUV外,有消息表示,ASML还在计划开发更新一代Hyper-NAEUV光刻机。ASML 前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现任公司顾问 Martin van den Brink 在2024年的 imec ITF World 的演讲中表示,ASML 计划在 2030 年左右正式推出 Hyper - NA EUV 光刻机,其数值孔径(NA)将达到 0.75,以便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图案化及更小的晶体管特征。

从目前人们规划的晶体管技术路线图来看,2030年将进入7埃米(0.7nm)时代,2032年有望演进到5埃米(0.5nm),2036年有望实现2埃米(0.2nm)。这就有必要开发再下一代的EUV光刻机。

如果想要进一步推进光刻设备的进步,比如开发Hyper-NA EUV,增加投影光学元件的数值孔径,将面临更多挑战。一方面,光的偏振问题较为突出,从 0.55NA 左右开始光的偏振就会影响对比度,高于 0.55NA 时偏振会破坏对比度,需要偏振器来避免,但偏振器会阻挡光线、降低能效并增加生产成本。标准EUV Twinscan NXE 售价约为1.83 亿美元。High-NA EUV 的Twinscan EXE的售价约为3.8 亿美元。未来的Hyper-NA EUV的成本预计将会更高。另一方面,光刻胶方面也存在挑战,在 0.55NA 时光刻胶就已经变薄,这将给蚀刻选择性带来更多挑战。

不过,目前 Hyper - NA EUV 光刻机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距离实际量产和应用还有较长时间,相关技术仍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2nm# #EUV# #光刻机#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