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 Solarbuzz的报告指出,多晶矽和矽晶圆显著的生产过剩造成竞争力较弱的制造商必须暂时停置或关闭工厂并降低稼动率。多晶矽工厂稼动率在2011年为76%,在今年预期将会下降到66%。矽晶圆产能利用率的部分则将从65%缩减到57%。而在这严峻的市场上,类单晶(cast-mono)正在崛起成为矽晶圆厂商或垂直整合模组商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中国大陆。这一技术采用高产能的传统多晶定向凝固铸锭炉来生长单多晶混合的晶锭,生产成本低于Cz法生长的单晶晶锭。
「中国制造厂商知道他们必须提升转换效率以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上维持一定的竞争力。类单晶是降低成本方案中相对技术门槛较低而可以实现的一种方式。」NPD Solarbuzz 副总裁Charles Annis表示。类单晶晶圆和模组的商业化生产在2011年才开始,预计2012年类单晶出货将可扩大到2.4GW,占据所有太阳能晶圆片市场8%的比例。NPD Solarbuzz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类单晶产能将稳健成长,到2016年可望占有晶圆片市场超过25%的比重。
「许多领先中国制造商对于类单晶产品非常乐观,但是其中还有很多技术上和商业上的挑战,例如效率分布的集中度和模组外观的一致性,在达到其宣称的低成本高效率前都必须一一的被解决。在2012年,供应商将强力推广类单晶产品,但终端市场的接受程度备受关注。」Annis补充。